自建房打地梁能分時間分段打嗎?懂行的人都知道最好不要這樣做
我們農村人現在蓋房子是越蓋越高,同時用的料也越來越好,這是一件好事情。既然是樓層越來越高,人們對地基的重視程度也高了起來,很多人在地基上下了不少的功夫,這同樣是一件好事。萬丈高樓平地起,地基是一座房屋穩固的基礎,假如地基不穩,那么是會留下隱患的,以后住在里面也并不放心,萬一碰到什么突發狀況,地基不穩的情況下也會有危險。
所以,現在自建房大多都會用地梁,這里說的是兩層及以上的房屋,一般一層的房屋很少有人用地梁。但是在這個地梁施工澆筑中,會有相應的問題出現,比如農村建筑隊上班的人很少,有時候中午并不能把這個地梁全部打完,這種情況下就會讓人糾結,是該留下去吃飯,然后下午接著澆筑?還是一次性澆筑完呢?
想弄明白這里面的區別和怎么做好,我們首先得知道這個地梁的作用。
一、地梁在房屋中的作用
什么是地梁?就是埋在地下的圈梁。雖然跟上面的圈梁位置不一樣,但其作用都是一樣的,都是為了托住房屋,起到穩固的作用。
我們都知道,地梁是一個整體,就是房子四周都有一圈這樣的地梁,然后在這個地梁上砌磚,等于是屋子坐在地梁上。那么,地梁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呢?
我們先來看看沒有地梁的情況下,房子下面整體用磚砌成,當我們的地基發生輕微沉降時,這些磚和磚之間并沒有個固定的依托,也沒有形成強有效的拉力。所以,這個地基沉降點的墻就會隨著地基的沉降而下陷。這種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墻體開裂,出現裂縫,墻角也會出現裂縫,等于是由于地下沉降,導致這些磚墻被撕裂了。
但如果有這個地梁的情況下,就算是地基有輕微沉降,但這圈地梁之間是一個整體,它會起到托著上面磚墻的作用,所以并不會造成墻體開裂。當然了,這也不是光地梁的功勞,地梁連著柱子,柱子又連著上面的圈梁,等于是個整體。
地梁托著磚墻,柱子和上面的圈梁又拉著下面的地梁形成相互作用,一般的輕度沉降,地梁會保護屋子角不下陷,也不會導致墻體開裂。
所以地梁的作用非常大。既然作用這么大,那么在施工時就一定要注意,在這個作業時,我們可以隔一段時間或者分段施工嗎?
二、最好是一次性完成
不管是地梁還是圈梁,又或者是上面的現澆頂板,只要是混凝土施工,最好的辦法就是一次性完成。因為混凝土有個凝固的時間,一旦凝固了,再想接合就會非常困難。
比如說我們中午打了一半,然后人們去吃飯,等吃完飯下午再來接著打,中午施工的已經凝固,下午的再接上打其實并不是一個整體,而地梁的完整性非常重要,不形成一個整體,就會產生相應的隱患,地基沒有沉降的情況下不會有事發生,一旦發生沉降,有可能把這個接口點壓得斷裂開來形成裂縫,那么我們地梁的主要作用就失去了。
所以,我們在打這個地梁時一定得一氣呵成,比如說我們打了一半或者沒有完成時到了中午吃飯時間,可以跟建筑隊說一下,讓他們加點班一次性完成,等完成后再去吃飯,畢竟蓋房子對農村人來說是一件特別大的事,一點也不能馬虎。
而建筑隊的人其實比主家還要明白這個地梁的作用,以及分開澆筑的缺點,所以在一般情況下,人家不用主家說就會一次性打完再去吃飯,不澆筑完他們不會下班,他們也知道屋子對主家的重要性,比如是他們在施工,他們也不想出任何的問題。
一次性完成,地梁是一個整體,一起澆筑又一起收縮凝固,這樣是不會留下安全隱患的,飯可以晚一點吃,但這個地梁一旦成形,再想去重做可就不可能了。
寫在最后:當然了,有些施工時出現突發狀況,我們要留下接茬口,就是不要把混凝土打成斷截面,最好是斜坡狀,而且接口處越是粗糙就越好,這樣能讓凝固結合得好一點。但我們同時還要說明,只要過了混凝土的凝固時間,這個結合就會成問題,永遠沒有一次性施工做完凝固得結實,同時也并不會成為一個整體。但凡是有一點辦法,就一定要一次性做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