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屋建筑基礎知識一竅不通?這篇小白基礎版房屋建筑知識大全分享給你
房屋建筑基礎知識一竅不通?沒關系,這篇小白基礎版房屋建筑知識大全分享給你,如果要回家自己建房,弄得這些知識絕對有益無害。
一、建筑的構成要素:
構成建筑的主要因有三方面:建筑功能、建筑技術和建筑形象。
1、建筑功能:是指建筑物在物質和精神方面必須滿足的使用要求。
2、建筑技術:是建造房屋的手段,包括建筑材料與制品技術、結構技術、施工技術、設備技術等,建筑不可能脫離技術而存在。
3、建筑形象:構成建筑形象的因素有建筑的體型、內外部的空間組合、立體構面、細部與重點裝飾處理、材料的質感與色彩、光影變化等。
建筑的三要素是正統一,不可分割的。建筑功能起主導作用;建筑技術是達到目的的手段,技術對功能又有約束和促進作用。建筑形象是功能和技術的反映。
二、建筑的分類:
(1)按建筑的使用性質分可分為:工業建筑;農業建筑;民用建筑。
其中民用建筑:包括A居住建筑(又可分為公寓,花園住宅,新建住宅,新式里弄,舊式里弄,簡屋),B公共建筑。
2、按建筑規模和數量分,可分為:大量型建筑;大型建筑。
3、按建筑層數或總高度分,可分為:低層建筑;多層建筑;高層建筑;超高層建筑。
三、房屋建筑構造:
1、傳統結構體系:木結構,磚混結構,骨架結構。
2、現代工業化施工的機構體系:裝配式建筑,工具式模板建筑。
3、特種結構體系:筒體結構、懸掛結構、薄膜結構、大跨度結構。
四、房屋承重結構的基本構件類型:
鋼結構、鋼筋混凝土結構、鋼和鋼筋混凝土結構、混合結構、磚木結構、其他結構(竹結構、木結構、竹木結構)。
五、房屋建筑結構承重形式
1、疊砌式(6F以下建筑):用于居住、辦公、學校、醫院。
2、框架式:20F左右的住宅及辦公樓。
3、剪力墻式:高層。
4、筒體式:大跨度、大空間、超高層。
六、建筑物的構造組成
就常見的民用建筑而言,大致有基礎、墻或柱、樓地層、樓梯、屋頂、門窗六個基本組成部分。通風道、垃圾道、煙道、壁櫥等建筑配件及設施,可根據建筑物的功能要求設置。
七、房屋建筑面積
房屋建筑面積為各層建筑面積,包括地下室面積的總和。單層房屋不論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層計算。單層房屋和多層房屋的底層,按房屋外墻勒腳以上外圍水平面積計算,多層的二層及以上按外墻外圍水平面積計算。地下室按其上口外墻外圍的水平面積計算。
建筑面積計算
1.房屋建筑面積計算按房屋外墻(柱)勒腳以上各層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,包括陽臺、挑廊、地下室、室外樓梯等,且具備有上蓋,結構牢固,層高2.20米(含2.20 米,下同)以上的永久性建筑。
2.房屋共有建筑面積系指各產權人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積。
3.房屋使用面積系指房屋戶內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間面積,按房屋的內墻面水平面積計算。
4.房屋層數是指房屋的自然層數,一般按室內地坪±0.00m以上計算。假層、附層(夾層)、插層、閣樓(暗樓)、裝飾性塔樓,以及突出屋面的樓梯間、水箱間不計層數。
5.房屋所在層次是指本權屬單元的房屋在該幢樓房中的第幾層。地下層次以負數表示。
6.房屋結構(如墻、柱)占用的面積,包括地下室所占用的面積,但不包括天井、墻外陽臺、客觀存在外樓梯等占用的面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