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村自建房,砌墻時中間為什么要留這樣一條縫?包工頭做法很正確
前幾天有個建房朋友,說她老家正在建房子,本來是件讓人高興的事情,包工頭在加蓋樓層時,構造柱是設置了,但是她發現包工頭讓工人砌構造柱時中間還留了一條縫隙,她總覺得這樣砌好的墻不夠結實,擔心會被糊弄。
農村自建房,砌墻時中間為什么要留這樣一條縫?
其實這位網友家的包工頭的做法很正確,這個縫隙的確是大有用處,它就是所謂的馬牙槎(cha),是磚墻留槎處的一種砌筑方法。如果出現砌體不能同時砌的時候,通常工人會交接處預留馬牙槎,這么做主要是為了讓墻體和構造柱能更好地結合,從而增加房子整體的穩定性。
那么農村磚混結構房一定要設置馬牙槎嗎?
肯定的!馬牙槎的槎口跟鋸齒一樣,通常都是五進五出,這樣一來能更好地將墻體和構造柱結合在一起。只要是墻體和構造柱的連接處都需要設置馬牙槎。如果不設置的話,構造柱就是一根光禿禿的柱子立在哪里,鋼筋就是個擺設,那還不如不要構造柱呢!為了房子的整體性和穩固性,馬牙槎是一定要設置的。
馬牙槎要怎么預留呢?
砌墻時澆筑混凝土,在設置馬牙槎時,馬牙槎兩邊凹凸的尺寸不得小于0.6cm,高度也不得超過3cm。施工時要先退后進,方便后期接槎插入對應的磚塊,而且兩邊要對稱砌筑。
另外預留馬牙槎要注意切割時不可以用泥瓦工的瓦刀砍切,盡量使用鋼鋸,保持每個槎口寬窄都一致。后期在填充的過程中除了牢固以外,還要采用膠條或者是海綿條來防止滲漏。
不管什么柱子都可以用馬牙槎嗎?
其實馬牙槎在構造柱里面是一定要有,但其他的柱子都不可以帶馬牙槎,構造柱設置馬牙槎主要是起到拉結墻體的作用。其他的墻體大多是承重的,和墻體連接在一起,一旦墻體壞了,那么相鄰的柱子很容易也會被破壞。
總而言之,農村自建磚混房是一定要設置馬牙槎的,既然都已經做了構造柱,如果不設置馬牙槎的話,那還不如沒有。所以這位網友家的包工頭做得很對,既然選擇了建房子,安全自然是最關鍵的,該少的步驟一個都不能少。